经历了多年的建设发展,工业园区已是中国目前最重要的工业生产空间,也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工业互联网可以降低碳排放,有利于碳中和。“双碳目标”的影响下,利用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探索多能互补、多场景交互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结合能源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网络等技术,助力园区实现了能源流、数据流、碳追溯流的“三流合一”,并通过对园区能源动力的产输配用全环节进行集中、直观的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对园区能源系统管控和调度,提升整体效率。
1. 数据收集和分析:互联网可以帮助实时收集和监测大规模的碳排放数据,并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对能源消耗、交通运输、工业制造等领域的数据分析,可以识别出高碳排放的环节和潜在的改善方案,从而引导碳减排工作。
2. 能源管理和优化:通过互联网连接智能化的能源设备和系统,实现对能源的精确控制和优化管理。例如,在建筑物、工厂和交通运输中,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照明、制冷、供暖等能源消耗设备的智能化调节,进而降低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和碳排放。
3. 网络协同与共享经济:互联网为碳中和提供了更多的网络协同和共享经济的机会。通过共享经济模式,可以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例如,共享出行服务可以减少个人汽车使用,降低交通拥堵和碳排放;共享能源设备可以减少重复投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4. 智能城市建设:互联网技术在城市规划和运营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智能化的能源管理、交通管理和环境监测等功能。通过智能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城市碳排放和资源消耗。
数字化转型是产业发展新机遇,将助力产业实现绿色化发展,通过数字化平台和管理体系,提高生产效率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需要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建立产品碳排放的计算和追踪体系,实现碳排放的数据透明化和可追溯化,以方便企业展开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行动。
数字化是代指互联网领域。数字化包括所有的数字技术、互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碳中和”就是低碳、绿色,用现在最时尚的话说,就是“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样的国家战略目标。五个字合在一起就是把两个领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数字化助力绿色化。
碳中和首当其冲就是碳排放权交易,碳交易覆盖了电力、石化、建材、有色、造纸、航空、化工、钢铁等八大行业。
双碳目标已很明确,但是各领域技术发展还有很大的落地空间。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碳中和包括:电力建材化工环保钢铁煤炭有色制药纸质航运汽车等等。
碳中和催生的产业主要有电力脱碳行业、终端电化产业、节能提效产业、排放绿化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等。